離婚是唯一之路?!

◎西嫩娃爾

諮詢室走進一位黑黑瘦瘦,穿著牛仔褲、T恤,年約三十初頭,中等身高的男子。禮貌性地打了招呼,詢問有何問題要處理?他說,想要離婚。聽到這字眼,基於律師的本能頓時啟動高度好奇心。心想,一般離婚案件大都是女性發動,較少有男子主動提出,特別眼前是一位看起來尚稱「老實」的勞工族。心中疑問才剛浮上心頭,諮詢室又走進了一位約莫小學中高年級之齡的小女生。身形清瘦的小女生,看起來似乎比起同齡的學童早熟。我那充滿問號的眼神移到小女生身上,黑瘦男子或許感受到我的疑問,介紹這是他的女兒。我轉頭問小女生,今天不用上課嗎?小女生回答說,向學校請假,陪爸爸來。這下子,心中更是好奇了。看起來,女兒是站在爸爸這一方的「盟友」。

瘦黑男子說他與妻子結婚十幾年了,育有二名子女,旁邊的女兒是老大,還有位讀幼幼班的小女兒。他太太三不五時,在家中喝醉酒就會在小孩子面前放火燒家中物品,有時也會在小孩子面前拿刀自行割腕自殘,小孩子看到都會害怕,他大女兒可以作證。某天,他去外地工作,下班時間比較晚,太太又發神經地在家燒東西,大女兒有用手機錄影,並趕快打電話給他。

「沒有就醫嗎?此現象是發生在婚後嗎?」我拋出了問題。黑瘦男子回答,有長期在精神科診所就醫,有次醫生還將他找去,說明他太太的病因。原來太太婚前曾被性侵害,一直走不出陰影。

「婚前知道太太這一段過去嗎?」我問。

「知道,我們是同居後,有了小孩才結婚的。剛結婚前幾年,我太太情況還算好,近年來卻精神狀況有愈來愈惡化的趨勢。」男子答。

「沒有其他家人可以幫忙照應?如果離婚了,你太太要怎麼辦?她要搬出去嗎?有娘家可以回嗎?還是你要搬出去呢?你白天工作,小孩誰要幫忙帶?」一連串問題,一股腦兒地接續問出。

「我的父母都不在了,是我們一家四口一起生活,白天我要工作扶養全家,沒有心力再照顧我太太了。」瘦黑男子略為調整了一下座位,接著說:「太太那邊的親屬,很少連絡,她還有哥哥。」瘦黑男子言止於此,未再出一言。我只得再重覆先前的問題,「您們如果離婚,那你太太要怎麼辦?」此時,瘦黑男子沉默不語,諮詢室一片靜默。

我在心中嘆了口氣,我也無解。以當下時間有限的情況,我只能從律師的角度,「客觀地」提供法律層面的意見,但如此真的解決問題了嗎?那位患有精神疾病的太太將何去何從?若說婚姻的意義,在於得以終生廝守,疾病相扶持,但現實的問題,該如何處理?少了家庭支援系統,若未有社會的力量介入,這種情況豈是離婚即可解決?

回上一頁